日期:2010-12-11 來源:huffingtonpost.com / MJJCN.com 作者:Joe Vogel
文:Joe Vogel
翻譯:shell88
上周五,我聽了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被高度期待的遺作專輯——《麥可》(Michael),該專輯計劃將在12月14日在美國的商店出售。我帶著許多問題進去,不僅僅是音樂本身,還有過程。曲目是怎麼選擇的?它們被改變或潤飾的程度如何?最終的結果如何?
眾所周知,遺作的處理是很微妙的。基本上有兩種原則:1)基本以作品的原始狀態發表;或2)試圖完成藝術家的愿景,基於指導和/或直覺。每種方法都有其難度和複雜性。
對於2009年代紀錄片——《This Is It》,麥可·傑克森的遺產管理公司選擇了第一種方法。全世界的觀眾目睹了原始的排練過程,那原本該是史無前例的壯觀演唱會。那時,有人抱怨說傑克森不會希望人們看到未完成的東西。他是完美主義者,可以為表演奉獻一切,而在視頻中,他常常保留自己的聲音,留心自己的舞步,糾正錯誤。但不可否認的是,觀看工作中的藝術家是引人入勝的、給人啟發的。當然,他完整的願景最終未能實現是悲傷的。但對許多觀眾來說,它給了歌手人性的光輝,甚至展現了他非凡的天才。
然而到了第一張遺作專輯,卻採用了不同的方法。所有的歌曲是過去一年由不同的合作者和代理人完成的——從泰迪·瑞利(Teddy Riley)到Neff-U到遺產執行人約翰·麥克連(John McClain)。他的遺產執行人說,麥可留下了“路標”,他們覺得有責任完成他所開始的工作。這是一個有風險的決定,招致許多傑克森鐵桿粉絲的反對。一個類似的爭議發生在1995年,保羅和喬治以披頭四(The Beatles)的名義“完成”了兩首約翰·藍儂的曲目《自由如鳥/Free as a Bird》和《真愛/Real Love》。對一些粉絲來說,沒有約翰·藍儂的完全參與,就不算是“真正的”披頭四歌曲。同樣的,不管阿肯(Akon),藍尼·克羅維茲(Lenny Kravitz)和其他人與傑克森工作得多麼密切,他們是否能完全感覺到MJ所想要的?
對某些歌曲,傑克森的確留下了非常具體的注釋和指導。那些熟悉他的藝術創作過程的人都知道,他經常返回到過去專輯的部分,更新曲目。例如《血濺舞池》(Blood On The Dance Floor),《他們不在乎我們》(They Don't Care About Us)和《地球之歌》(Earth Song),最初都錄製於《危險》(Dangerous)時期;但傑克森花數年時間不斷修補這些歌曲,直至他認為可以發布。直至變成正式的錄音室專輯,麥可·傑克森歌曲才算完成。
在《麥可》專輯中,他的合作者基本上試圖做的就是恢復處理。他們希望這些曲目新鮮、充滿生氣並儘可能切題,相信這也是傑克森所希望的。當然,既然他們都不是傑克森,最終他們能做到的就是接近。於是,這張專輯,是一個混血產物。有時候,感覺它真的有靈感,非常接近麥可自己會做的;另一些時候,感覺它有一些更像致敬,與《顫慄25週年》(Thriller 25)的重混類似。
一般聽眾可能甚至不關注這些,他們只是簡單地聽音樂,決定喜歡或不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