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傑克森財產奇怪索求不斷律師應接不暇

日期:2010-06-30  來源:搜狐音樂  作者:土貓  

“流行音樂之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離去一年了。本來他就深陷終年不斷的官司中,他這一死,他的財產更引來了無數爭奪。 

他的律師約翰·布蘭卡(John Branca)和音樂界高管約翰·麥克倫(John McClain)是他的遺產公司的執行人,而遺產公司的代表律師是霍華德·魏茲曼(Howard Weitzman),一位處理交易與法律訴訟都十分嫻熟的好萊塢律師。他一直在處理一連串的訴訟案子,從傑克森死後才出版的歌曲的版權,到慈善機構未經傑克森本人同意就使用其名字,到形形色色的文件導致的對其遺產的垂涎。記者日前採訪了魏茲曼。 

問:麥可·傑克森都去世一年了,你肯定還是那麼忙吧? 

魏茲曼:真好像坐過山車一樣,不可思議。事務性處理大多是由布蘭卡經手的,但由於我的位置特殊,我有機會看到這些材料。布蘭卡說,法律訴訟的處理中他經手最多。從幫助確定償付那些有著巨大貢獻的債權人,到處理裁定執行人的難題。傑克森的家人總是有沒完沒了的索求,而我們則要想法保證凱瑟琳(Katherine)和他的孩子的合法權益。 

問:傑克森死後是不是有不少債權人前來討債?都是些什麼階層的人? 

魏茲曼:有很多索求我們自己就能處理了,因為他們的貢獻不大,其他的要付諸法律。我真的希望盡量由法律解決問題,因為傑克森的名氣太大。 

問:都有哪些對傑克森財產的奇異的索求? 

魏茲曼:哎喲,不到一週就會有稀奇古怪的事情發生。總是有人不斷地聲稱是他的妻子或是他的孩子。荷蘭有一位婦女一直堅持說是他的女兒。他們遞上訴訟文件了你就得認真對待。有一位婦女索要500萬美元,說是教導過他的孩子。她堅持要得到一幢房子,甚至還交了一份文件請求收養他的孩子。 

問:那你怎樣處理這種事? 

魏茲曼:我盡量保持鎮靜。我非常肯定地告訴他們你們的請求是站不住腳的,沒有必要為你們繼續打理這些事。當然,還有一些索求不斷地到來,比如有一位婦女自稱她是歌曲《比莉·珍》(Billie Jean)的作者。她上訴很多次了,真讓人哭笑不得。真想不到有些人什麼都有。

傑克森的遺產依舊豐厚

日期:2010-06-27  來源:MJJCN.com  作者:Badthriller    

2010年6月25日 - 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過世後終於完成了盼望已久的回歸。他的長期合作伙伴約翰·布蘭卡(John Branca)和約翰·麥克倫(John McClain)已經簽下一系列合約緩解了糟糕的財務狀況:一份和索尼公司的唱片合約、一款傑克森主題的電子遊戲、兩場太陽馬戲團(Cirque du Soleil)的馬戲演出和一堆紀念品。 

去年以來,傑克森品牌已經產生數億美元的效益。根據《福布斯 Forbes》雜誌的估計,長遠看來,傑克森的品牌效益必定超過“貓王”艾維斯·普利斯萊(Elvis Presley),後者去年有5500萬美元進賬。 

根據boxofficemojo.com.統計,使用傑克森夭折演唱會的彩排錄像製作的同名影片《This Is It》全球票房2億6100萬美元。另據尼爾森數據統計(Nielsen SoundScan),去年傑克森的專輯在美國賣出830萬張,遠超任何一個藝人。 

最近剛辭去CKX公司首席執行官職務的羅伯特·F·X·希勒曼(Robert F. X. Sillerman)說:“他們獲得巨大成功的關鍵在於利用好了麥可·傑克森過世後人們的悲情。做得既高雅又有益,這很難。” 

已經12年沒開巡演的傑克森生前面臨財務問題,此次冒險接受50場回歸演出,大批歌迷叫好的同時,也有人表示了疑慮,倫敦的部分博彩業者甚至下注賭傑克森到時候不會出現在O2體育場。 

公眾對傑克森的觀感也隨著他的過世有了180度轉彎。 

儘管倫敦演唱會的門票幾小時內皆已售罄,但傑克森的品牌早在過去20年的兩次孌童指控中被抹黑(第一次是20世紀90年代初,第二次是2005年,兩次指控傑克森都無罪)。去年春季原計劃在比佛利山莊(Beverly Hills)舉辦的拍賣會因故取消,可週四在拉斯維加斯舉辦的另一場傑克森拍賣會就獲得極其熱烈的追捧,而且入場票價也更高。 

遺產執行人還意識到傑克森的公共形象亟待修復。 

“我們覺得我們需要重塑麥可的形象,第一塊磚就是電影《This Is It》。”布蘭卡在週二的採訪中說,“看過那部影片的人都對麥可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不是失控的怪人,他們把他視為一個終極藝術家、終極完美主義者,同時還很尊重其他人。” 

不過許多文化評論家和遺產管理人把對世人對傑克森之死噴湧而出的感情歸為網絡新聞搜索引擎的幫忙,去年一整年人們都動力十足地關注這件事。 

“他的聖徒位置在他去世那天就確立了。”綠光(Green Light)公司副總裁大衛·里德(David Reeder)說,“這對遺產管理公司很有利,他們不用跨過那麼多影響他聲譽的障礙。” 

杜克大學非裔流行文化學教授馬克·安東尼·尼爾(Mark Anthony Neal)說,死亡改變了傑克森曾經留在人們腦海中的印象,尤其在非裔美國人中。上週,傑克森和艾瑞莎·弗蘭克林(Aretha Franklin)一起被引進阿波羅劇院名人堂(Apollo Theater’s hall of fame)。 

“麥可·傑克森的故事最終被證明是場悲劇。”尼爾教授說,“通過閱讀這個故事,他身上一些人性的光輝被恢復。我們不必像一些人那樣,把麥可視為魔鬼。” 

至於遺產管理公司能否長久保證如此、公眾對傑克森的印象會否持續正面下去,這是另一個問題。 

今秋,索尼公司將發行一張未發行歌曲的專輯。去年發行的《This Is It》似乎在各國榜單排行高低不一。而2010年至今,傑克森的專輯在美國只賣出100萬張多一點。 

可沒人能打包票。希勒曼先生注意到“貓王”的遺產至今仍不斷增長,說死亡能改變一切。 

“美國人有一點很特別。”他說,“我們總在別人活著的時候不斷挑剔。可當他們死後,我們又如此寬宏大量,開始慶賀他們的成就。” 

(編譯:Badthriller   來源:MJJCN.com / 紐約時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兜兜兒 的頭像
    兜兜兒

    還是叫"兜兜兒"吧~~~

    兜兜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